“严打挂证”,住建部和人社部最新发布,挂证由来及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8-05浏览次数:613前几天,住建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领域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一致,出租出借注册执业资格证书等“挂证”违法违规行为。
一、为什么会有挂证行为
在建筑领域,挂证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挂证”,即专业技术人员将自己的执业资格证书出借或挂靠给实际并不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行为的存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市场需求与人才短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具备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市场上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数量有限,导致部分单位为了满足资质要求或承接项目,不得不通过挂证的方式获取所需证书。
经济利益驱动:许多持证人员发现,将证书挂靠给单位可以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且这种收益往往远高于其本职工作所能获得的报酬。这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不少持证人员选择铤而走险,将证书外借。
监管机制不完善:过去,由于监管手段有限,监管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持证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为挂证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部分中介机构的存在,也为挂证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如何解决挂证乱象
挂证行为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还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挂证乱象。
完善监管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比对,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为挂证行为提供便利的中介机构。
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挂证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规的持证人员和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推进人才培养:加大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减少对资格证书的依赖。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挂证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对挂证行为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引导行业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三、最新打击挂证的政策
为严厉打击建筑领域挂证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住建部办公厅、人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以下几点:
治理对象:主要针对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
两阶段查处:分为自查自纠阶段(2024年8月至10月)和排查处理阶段(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在自查自纠阶段,相关人员和单位需对照法律法规进行自查,并及时整改;在排查处理阶段,相关部门将组织全面排查,并依法依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查处方法:通过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缴存等信息与注册信息进行比对排查,重点核查注册单位与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不一致等情况。
处罚措施:对违规“挂证”人员依法依规撤销其注册许可,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单位予以公开,并纳入资质动态核查;对违规的中介服务机构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罚;对存在“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告知其实际工作单位。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对挂证行为的打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法律责任、推进人才培养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领域的挂证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行业秩序将更加规范有序。